繁體

根植文化,激發創意

點擊展開全部

法律寶庫

更多 >>

《三體》訴衍生劇本殺侵犯版權

發布時間:2023-02-23 來源:南都周刊
标簽: 版權侵權
字号: +-
563

三體.jpeg

随着電視劇版的大結局,《三體》迎來讨論高峰,而在劇版《三體》大結局的第二天,根據《三體》第一部改編的《三體》漫畫也正式出版上市,“三體”這一IP的商業價值再被放大,但火熱的另一邊,也纏繞着版權的糾紛。

近日,《三體》内容開發及商業衍生的獨家版權方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體宇宙”)有多起開庭案件,被告包括騰訊動漫和多家劇本殺工作室,案由均爲著作權權屬以及侵權糾紛。

《三體》衍生劇本殺侵權?三體宇宙接連起訴

2月20日,三體宇宙作爲原告的兩起侵權案件開庭,被告方包括騰訊動漫、貴州稻田文化傳媒、曜淩萬頃(北京)文化科技、深圳繪夢文化科技、劇盟(天津)文化傳播。

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4本聲稱獲得授權的“三體”系列劇本殺,分别是由葵花工作室和小劇一場工作室發行《三體·最終決議》,夢墨繪夢館(深圳繪夢)和劇盟偵探推理社(劇盟天津)發行的《三體·彌散的回音》、稻草人工作室(貴州稻田文化)和開封府發行工作室(曜淩萬頃)發行的《三體·戰栗的豎琴》以及探案筆記發行的《三體·永恒紀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三體·永恒紀元》的發行方沒有坐在被告席上,另外幾家劇本殺工作室涉及的侵權案件均被三體宇宙起訴。

其中,《三體·永恒紀元》獲得了劉慈欣和三體宇宙的獨家授權,授權其基于許可材料進創作劇本殺劇本并設計、制作、生産劇本殺道具,劇本殺劇本與道具共同構成“許可産品”,僅限3款。

根據其他三本劇本殺的宣傳資料,它們均由騰訊動漫《三體》動漫授權,且在2022年就有相關涉訴案件。

2022年8月,三體宇宙因劇本殺侵權糾紛起訴騰訊動漫以及北京劇幕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劇幕公司),要求立即停止在一些平台上宣傳、制作、發售《三體·最終決議》劇本殺的行爲,同時兩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300萬元。

原告三體宇宙稱,兩被告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權的《三體》系列小說改編“劇本殺”作品《三體·最終決議》。相關證據顯示,《三體·最終決議》爲騰訊動漫公司授權劇幕公司根據《三體》漫畫作品進行改編,而《三體》漫畫作品爲《三體》系列小說的演繹作品,因此涉案劇本殺爲《三體》系列小說的改編成果。經原告對比,劇本殺的劇本中使用了大量與《三體》系列小說相關的背景及元素。此外,“三體”目前爲知名的IP,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涉案劇本殺擅自以“三體”進行命名,涉嫌構成不正當競争。

三體宇宙方面認爲劉慈欣系《三體》系列小說的作者,劉慈欣通過權利轉讓協議及《确認函》進行權利轉讓,三體宇宙已經獲得在全球範圍内獨占、永久地對《三體》系列小說除圖書出版以外的商業開發利用的權利,包括将作品改編爲電影、電視劇、動畫、遊戲以及其他衍生品形式等。

目前該案還未審結,已從上海嘉定區人民法院移送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處理。在“黑探有品”等多個劇本商城小程序上,《三體·最終決議》盒裝劇本約688元,目前已均下架。不過,《三體·最終決議》劇本殺在其他電商平台上仍有銷售。

《三體·最終決議》劇本殺由小劇一場工作室出品、葵花工作室與小劇一場工作室發行,而小劇一場工作室背後即劇幕公司,該工作室股東背景包括阿裏巴巴版權交易平台阿裏魚、優酷視頻、時代光影等。

“三體”市場價值20億,IP授權問題難斷?

目前涉訴的劇本殺主要與《三體》漫畫有關,這也直接牽扯到騰訊動漫與《三體》之間的關系。

2019年11月,騰訊動漫彼時的官方宣傳顯示,《三體》漫畫獲劉慈欣獨家漫畫版權,并由騰訊與幻創未來共同創作開發。

從時間上來看,三體宇宙在2018年擁有了在全球範圍内獨占、永久地對《三體》系列小說除圖書出版以外的商業開發利用的權利。據劉慈欣公開表示,《三體》漫畫改編自2016年開始籌備,2019年開始。如果劉慈欣早在2016年就将漫畫改編權授權給騰訊動漫,騰訊動漫是否可以将《三體》漫畫授權給相關劇本殺工作室?

律師表示,劉慈欣把權利轉讓給三體宇宙之前的授權是有效的,但騰訊動漫後續的使用要在獲得授權的範圍内。

對于《三體》漫畫的授權問題,騰訊動漫與三體宇宙目前暫未回應。

針對上述糾紛,律師表示,從小說到漫畫,再到劇本殺,劇本殺需要小說和漫畫的同時授權才不會有著作權侵權,“任何形式的衍生使用都需要小說這個源頭授權,不然會涉嫌侵權”。

“三體”IP爆火之後,涉訴案件也在增多。此前,騰訊曾起訴荔枝APP,騰訊與劉慈欣于2016年簽訂了《獨家合作協議》,約定劉慈欣将文字作品獨家授權給騰訊,騰訊依據該協議享有相關著作權。荔枝APP未經授權私自上架《三體》的有聲小說音頻涉嫌侵害騰訊方的著作權,最終荔枝APP的運營商荔支被判賠500萬元。

據了解,三體宇宙自2018年完成對《三體》版權的全方位收攏後,一直在推進IP各項内容的開發,内容産品覆蓋影視聽、泛文化、互動娛樂和實景娛樂等領域,近期上線的内容作品包括廣播劇《三體》、電視劇《三體》、動畫《三體》、人文綜藝《不要回答》和圖書《三體世界觀》等,未來計劃每年推出1-2部内容作品。截至2022年,三體IP含消費和體驗的商業運營項目,市場價值累計20億元。

據三體宇宙CEO趙骥龍透露,這一兩年《三體》IP純從财務角度已經獲得了比較可觀的回報,目前商業化授權業務約占三體宇宙整體收入的40%。

評論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