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版权
-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适用的实务问题
作者:蔡伟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 知识产权归根结底是财产性权利,侵犯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类型中损害赔偿应是主要救济方式。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适用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问题,对这些分歧...
发布时间:2017.06.21 -
“黑洞”照片事件背后版权蟑螂现象的法律思考
原标题:“黑洞”照片事件背后版权蟑螂现象的法律思考︱法思馀墨 沸沸扬扬的“黑洞”照片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摄影作品著作权诉讼的热议,也揭开了知识产权案件中的版权蟑螂现象。版权蟑螂是指明知自己不享有著作权仍通过维权或诉讼来获得利益的主体。 在我国,版权蟑螂主张的作品类型主要是摄影作品,其利用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的不完备,法定赔偿的泛化以及网络侵权诉讼的便利等因素,提起大量的诉讼。版权蟑螂存在的经济学上的
发布时间:2019.09.09 -
国旗、国徽也被标上版权和价格?共青团中央质问视觉中国
4月11日下午,@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两张截图,分别是在视觉中国网站上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图案的截屏。截屏中带有“版权所有:视觉中国”的版权声明以及如用于商业的咨询电话。团中央官微表示“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并@视觉中国影像。 对于此事,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视觉中国客服电话,对方表示,对于国旗、国徽一事,稍后将有专人回复。但是截至发稿时,北青报记者暂未接到这一回复。不过,北青报
发布时间:2019.04.11 -
人教社和人文社因《镜花缘》闹上法庭,怎么回事?
原标题:两本《镜花缘》背后的版权纷争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下称朝阳法院)就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下称人文社)诉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下称人教社)出版发行的《镜花缘》(下称被诉侵权图书)一书侵犯其专有出版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人教社停止出版发行涉案图书,赔偿人文社经济损失300万元。截至发稿时,该案仍在上诉期内。 《镜花缘》引纠纷 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镜花缘》由清代李汝珍所著,全书
发布时间:2020.03.12 -
惊!《乘风破浪的姐姐》主题曲《无价之姐》被指抄袭
原标题: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主题曲《无价之姐》被指抄袭,引业界热议——版权无瑕才能“无价” 《无价之姐》是芒果TV推出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主题曲,由李宇春演唱。今年6月,该歌曲一经推出便掀起了“姐姐舞”风潮,唱遍大街小巷,成为现象级歌曲,不过,版权纠纷也随之而来。10月29日,歌曲《跟我出发》曲作者董赫男委托律师发出律师函,指责《无价之姐》副歌的曲部分8小节抄袭《跟我出发》。10
发布时间:2020.11.09 -
著作权保护意见出台,律师:有望破解“举证难、赔偿低”难题
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旨在通过明确法律适用规则,倡导诚信诉讼,遏制著作权侵权行为。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首席律师、北京...
发布时间:2020.12.07 -
21财经采访徐新明律师:短视频模板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节选自:《首例短视频模版著作权案背后:有模版师年入百万,或涉平台不正当竞争》 近日,抖音推出的视频剪辑工具剪映APP在某平台发现一条与自己相同的短视频模板,遂以侵权为由将某平台运营公司诉至法院。 这起首例涉...
发布时间:2020.12.07 -
羊城晚报采访徐新明律师:《谭谈交通》被下架 节目著作权究竟属于谁?
10日晚,四川成都《谭谈交通》的主持人谭乔发布微博(见下图)称,遭第三方公司维权索赔数千万元,涉及视频将全网下架。随后,“谭谈交通全面下架”“谭乔自曝或面临牢狱之灾”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搜话题。 11日,发起维权主张的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向媒体展示了成都广播电视台的授权书,电视台相关负责人亦回应媒体称,电视台长期以来没有对《谭谈交通》节目主张版权权利,“并不代表着任何个人可以随便侵权
发布时间:2022.07.13 -
公共领域视野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机制
摘要 版权制度能够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维护提供保障,公共领域理论作为版权之依归,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不容忽视。虽然在版权法视野下,我国大多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但这并不构成他国主体随意传播、利用和开发相关信息的正当理由。进入公共领域这一事实亦不会构成以版权精神权利和版权特殊机制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障碍。我国可以在公共领域视野下,通过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现代
发布时间:2023.03.13 -
计算机软件侵权中“部分复制”行为的认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一起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上诉案件,对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中所谓的“部分复制”行为及其责任承担作出了认定。 2017年6月,叶某、黄某、陈某先后与深圳某科技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分别至2020年5月31日和6月30日。2018年12月11日,国家版权局对深圳某科技公司涉案商品运营管理系统进行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证书记载软件开发完成日期为2018年10
发布时间: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