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發明專利侵權
-
涉車前霧燈總成發明專利侵權案,原告獲賠535萬元
世界知名汽車配件制造公司法雷奧照明比利時公司(以下簡稱法雷奧公司)因發現珠海市某車燈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某車燈公司)、上海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某汽車銷售公司)生産銷售的車前霧燈侵害了其發明專利權,将珠海某車燈公司、上海某汽車銷售公司訴至法院。 近日,上海知識産權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知産法院)對這起涉車前霧燈總成發明專利侵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珠海某車燈公司、上海某汽車銷售
發布時間:2022.03.08 -
航天通信集團北京分公司等與達爾文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
理工藝”發明專利的說明書中載明,該發明采用一種三層結構的密閉導電膜,即導電膜是三明治結構,并未落入權利要求15的保護範圍;涉案被控侵權産品中使氣流中的顆粒通電的裝置并不在通道陣列之前;檢測報告中低電位爲-0.011千伏,權利要求24要求零電位,并未落入權利要求24的保護範圍;權利要求28要求所述尖銳尖端的曲率半徑小于0.1mm,所述相對較鈍尖端的曲率半徑爲0.5至2.0mm,檢測報告中顯示的離子針尖針的
發布時間:2021.08.17 -
涉“聚醚醚銅”發明專利侵權糾紛案
化學品公司,其指控被告中研公司未經其許可,使用涉案專利方法以及許諾銷售、銷售依照涉案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P E E K(聚醚醚酮)系列産品的行爲,侵犯了其名稱爲“使用高純度4,4二氟二苯甲酮制備聚(芳基醚酮)的改進方法”的發明專利。 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制造、許諾銷售、銷售型号爲包括Z Y P E E K_330G(顆粒)、Z Y P E E K_770G(顆粒)、ZYPEEK_330UPF
發布時間:2022.08.09 -
無錫知産法庭審結一起排箫發明專利侵權案
駁回了丁某的起訴,丁某未提起上訴。 2020年4月,馮某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民樂展會上,通過公證保全方式,在孔某租賃的展位上購得排箫一支,而孔某正是丁某的丈夫,該排箫上的商标又恰恰是丁某注冊的。 2022年,與孔某協商無果的馮某向無錫知識産權法庭提起專利侵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孔某承擔停止侵權、銷毀模具及庫存産品并适用懲罰性賠償。 法院經審理認爲 本案審理中,原告馮某以涉案發明專利的權利要求1作爲
發布時間:2023.07.12 -
“帶金屬引線腳的外殼及其加工方法”發明專利侵權糾紛案
公司) 涉案專利系名稱爲“帶金屬引線腳的外殼及其加工方法”(專利号:ZL201310335588.1)的發明專利,申請日爲2013年8月2日,授權公告日爲 2016年4月20日,專利權人爲緻達公司。其權利要求1要求保護:“1.一種帶金屬引線腳的外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沖壓成型:對待加工的金屬闆材進行沖壓,得到預定形狀的半成品,該半成品的結構爲:在待加工的金屬闆材的中間形成若幹
發布時間:2023.08.14 -
涉“路由器”發明專利侵權案
【案号】 (2019)最高法知民終147号 【基本案情】 深圳敦某科技公司系專利号爲02123502.3、名稱爲“一種簡易訪問網絡運營商門戶網站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其認爲,深圳市吉某科技公司制造、許諾銷售、銷售多款無線路由器的行爲侵害了涉案專利權,故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深圳市吉某科技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計500萬元。一審法院認爲,深圳市吉某科技公司的行爲構成侵權
發布時間:2024.03.28 -
“真姬菇菌株”微生物發明專利侵權案
,并結合形态學以及ITS序列分析進行鑒定的方法合理且可信。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 該案系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審理的首例涉及微生物保藏的專利侵權案件,裁判厘清了用微生物保藏編号限定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認定及侵權判定規則,爲加強涉及微生物的專利保護作出了有益探索。 附件:“真姬菇菌株”發明專利侵權案二審判決書原文
發布時間:2024.04.01 -
“伸縮套管鎖緊裝置”發明專利侵權案
限定技術特征的等同技術特征的認定規則和考量因素,充分保護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作出的技術貢獻,合理平衡專利權人和社會公衆之間的利益,對于合理界定涉數值限定技術特征專利權的保護範圍以及依法保護專利權,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附件:“伸縮套管鎖緊裝置”發明專利侵權案二審判決書原文
發布時間:2024.03.29 -
“長碳鏈二元酸精制工藝”發明專利侵權、确權民行交叉案
【案号】 (2021)最高法知民終1305号、(2020)最高法知行終564号 【基本案情】 涉案專利系專利号爲201010160266.4、名稱爲“生物發酵法生産長碳鏈二元酸的精制工藝”的發明專利,專利申請人爲山東瀚某生物技術公司。針對該公司以及涉案專利,上海凱某生物技術公司先後提起專利申請發明人署名權糾紛、專利權屬糾紛,均勝訴,上海凱某生物技術公司獲得涉案專利權。 此後,山東瀚某生物技術公司
發布時間:2024.04.11 -
涉“微波爐”發明專利侵權案
數量等作爲本案侵權損害賠償計算的參考依據。最終二審改判全額支持廣東某微波爐電器制造公司關于賠償1000萬元的訴訟請求。 【典型意義】 在被訴侵權産品爲加工模具且未在市場上公開銷售,無法直接确認其市場價值的情形下,該案裁判以使用模具生産的産品的利潤和銷售數量爲參考計算侵權損害賠償,全額支持了專利權人的訴訟請求,對于類似案件的損害賠償計算具有參考意義。 附件:涉“微波爐”發明專利侵權案二審判決書
發布時間: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