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3D
-
3D打印挑戰知識産權保護“底線”
伴随着馬達的轟鳴聲,《速度與激情7》的票房一路狂飙。然而,該部影片的拍攝進程并不順利,拍攝期間,影片主演之一保羅·沃克因意外離世使得影片一度停拍,而3D打印在保羅·沃克的再次“重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十二生肖》中,成龍手戴一副白手套,摸了國寶十二生肖的頭像,就把頭像的數據掃描進了電腦,利用3D打印技術瞬間就把一模一樣的獸首制造出來…… 目前,3D打印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醫療
發布時間:2015.05.14 -
山東首例3D侵權案開審 青島一商場被索賠171萬
如今,3D魔幻藝術展風靡全國,青島多家商場爲吸引顧客,舉行過3D魔幻藝術展。而就在杭州某廣告公司聯合幾家企業在青島舉行展覽時,卻發現在青島另外一家商場裏同期舉行的3D魔幻展覽中,有不少作品與他們展出的作品雷同。杭州某廣告公司認爲自己的著作權被侵犯,要求索賠171萬元。8月8日,該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也是山東省首例3D魔幻藝術畫侵權案件。 原告:17幅作品被盜用 索賠171.7萬
發布時間:2014.08.11 -
3D打印中的知識産權問題
3D打印是一個融合了數個不同技術于一體的概括性術語(umbrella term),近來媒體關于它的報道給人們造成的印象爲:它似乎是一個全新的技術,而事實遠非如此。實際上,3D打印技術肇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但直到2010年之後才開始廣泛地商業化。首台3D打印機于1984年由3D系統公司的Chuck Hull(被稱爲3D打印之父)創制而成。近來3D打印在國内引起熱議,其中3D打印中的知識産權
發布時間:2014.10.13 -
由3D打印技術引發的版權問題思考
3D打印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一項創新技術,主要應用于對立體三維産品的制作。在國際巨星成龍主演的《十二生肖》和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鋼鐵俠3》等國際大片中,我們都見識到了3D打印的精彩畫面。2013年8月,品牌3D打印機的驅動程序被直接納入微軟集團研發的新一代操作系統軟件Windows 8中,這似乎标志着3D打印技術也許會在不久的将來,進入千家萬戶,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 相比已有的打印
發布時間:2013.10.23 -
私人藥劑師 藥物3D打印技術專利申請
3D打印技術已被醫學領域運用已久,并且得到了較好的運用。如果說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運用的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麽,筆者認爲主要爲材料。突破材料的限制才有可能制造出更多可行性的人體器官或者藥物。近日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3D打印藥物技術。 藥物合成的線材,可以按照患者使用藥物量的多少,按需打印。 這種3D打印藥物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有其固有的優勢。首先,量産的藥物制作成本較低。其次
發布時間:2014.11.04 -
蘋果獲得眼球追蹤3D顯示新專利
據外媒Apple Insider報道,美國商标專利局(USPTO)上周四公布了蘋果公司獲得的2個專利,分别爲:自适應眼球追蹤3D顯示器和高便攜蜂窩網絡熱點。 根據公布的專利文件顯示,蘋果對“眼球追蹤3D顯示器”的描述是一種先進的顯示系統,該系統可在同一時間輸出2D圖像,3D圖像或二者同時輸出,用戶無需特殊眼鏡。此外,該裝置能夠同時顯示多個的圖像視圖,允許不同的觀衆看到一個屏幕上顯示的不同圖像
發布時間:2015.05.26 -
東芝将發展64層3D NAND Flash與晶圓代工
東芝(Toshiba)2015日本會計年度(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以下簡稱年度)半導體事業營收不僅較2014年度衰退6.9%,爲 1.11兆日圓(約100億美元),且營業利益由盈轉虧,營損率爲6.4%。DIGITIMES Research觀察,東芝爲求2016年度轉虧爲盈,在2016年3月開始量産48層堆疊3D NAND Flash,更計劃供應價格低于15奈米平面型的64層堆疊産品
發布時間:2016.06.20 -
武漢首創:3D打印加入鍛造技術 強度韌性大幅提高 造個兩噸重金屬鑄件僅需10天
成本大大降低,工時大大縮短。昨天,華中科大透露,該校機械學院張海鷗教授主導研發的一項金屬3D打印技術“智能微鑄鍛”,在3D打印技術中加入了鍛打技術,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鍛件。 對此,專家們認爲,該成果打破了3D打印行業存在的最大障礙,開啓了人類實驗室制造大型機械的曆史,并将給全球機械制造業帶來颠覆性創新。 據了解,3D打印作爲一項前沿性的先進制造技術,已經成爲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的
發布時間:2016.07.28 -
2017年中國将推自主生産3D NAND閃存,32層堆棧
2015年中,國家級存儲芯片基地确定落戶武漢市,由武漢新芯科技公司負責建設,今年3月份12寸晶圓廠正式動工,整個項目預計投資240億美元,分爲三期建設,現在啓動的是第一期,主要目标是生産3D NAND閃存,2018年将啓動第二期建設,規劃是上DRAM内存芯片,2019年啓動第三期建設,主要目标是代工服務,産能也會越來越大,2020年目标是30萬片晶圓/月,2030年則是100萬片晶圓/月。 今年
發布時間:2016.10.20 -
生物3D打印步入應用期
3D打印技術被業界稱爲推動21世紀醫療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和遠程化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我國生物3D打印呈現良好發展态勢,已在醫療模型、個性化醫療植入物、仿生組織修複、手術器械、藥物試驗等醫療領域獲得初步應用,未來或可用來制造活體組織和器官。 發改委日前發布的《“十三五”生物産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3D打印技術在植入新産品中的應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接受《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