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创作
-
使用二次创作的作品应获双重授权
作者| 余博 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 案情介绍 刘某创作了包括《西安》在内的《城市幻月录》系列插画美术作品,上述作品发表在其个人微博上。经刘某同意,中微媒公司将上述系列插画作品用于其撰写的文章《太美了!90后插画师笔下的“月光之城”,这是什么绝美中国风!》,并在其公众号“创意社”发布。上述文章注明图片来源于作者刘某。经中微媒公司授权,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其微信公众号“高小微”上转载了上述文章
发布时间:2020.10.30 -
互联网传播视角下的“二次创作”法律调整
摘要:对于“二次创作”的版权法问题,尤其是涉及短视频领域的“二次创作”,不同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各执一词。争议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互联网为“二次创作”及其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新情况要求人们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二次创作”法律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有关“二次创作”的版权法问题,是近来的一个讨论热点,相关讨论尤其聚焦于如何看待短视频领域的“二次创作”。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
发布时间:2021.10.08 -
短视频二次创作侵权规制探究
根据《华为:2023年5G短视频杀手级体验白皮书》,2022年我国短视频网络用户使用率增长至94.8%,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网络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1]根据原创与否,短视频可分为原创短视频和二次创作短视频。原创短视频由创作者根据创意策划、脚本、音乐、演员等拍摄制作,较少用到第三方视频素材。二次创作短视频是利用已有作品的视频素材进行创作,常见为影视综、动漫、体育及游戏等作品素材制作的短视
发布时间:2023.11.24 -
韩国版权协会拒绝批准AI辅助创作的音乐作品
3月24日,韩国音乐版权协会正式生效实施了一项新歌曲注册程序,要求词曲作者证明他们没有使用人工智能,重申了其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不能获得版权的立场,否则不批准音乐作品的注册。这项新措施要求词曲作者确认他们100%参与了歌曲创作,且未使用人工智能。韩国音乐版权协会确认,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标准确实是指“0%参与”。 该组织表示:“(歌曲作者)同意对虚假注册可能伴随的任何民事或刑事法律诉讼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25.04.02 -
二次创作的视频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近年随着自媒体产业的发展,社会泛娱乐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上传其原创的评论性视频或是戏仿视频。然而,自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二次创作的视频产生的权利纷争就不断出现。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二次创作的视频适用合理使用规则的指导性案例,因而对于二次创作的视频的法律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索与研究。 近日美国网络红人马特·霍斯(Matt Hosseinzadeh
发布时间:2017.11.08 -
浅析MCN机构与内容创作者的商标权之争
MCN的全称为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专业内容生产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MCN起源于国外YouTube平台,最初相当于内容创作者和YouTube之间的一个中介。随着国内社交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众多内容创作者也从单打独斗发展成了与MCN机构签约。此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与杭州微念
发布时间:2023.03.09 -
机器中的作者与创作:从摄影技术到生成式人工智能
摘 要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和归属,本质上是如何在机器创作中寻找作者和评估人的智力活动。规范意义上,作者的活动是一种与机器相分离的人类的智力活动,创作行为是由详细的构思与受控的执行两部分组成。在机器创作中,智力活动的评估对象是体现人类构思的内在表达,而不是机器执行所生成的外在表达,独创性的判断只能基于作品产生的方式,而不是机器产品的外观。作者是构思作品并控制其执行的人。对AI创作的分析应该
发布时间:2024.11.28 -
擅用他人对数据库素材“二次编排”的内容侵权案
编排形成案涉著作,其过程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和见解,应当认定案涉著作为汇编作品。数据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运营的网站发布了与案涉书籍实质近似的药物相互作用内容,使公众可以在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取该作品,侵害了刘某享有的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遂作出如上判决。 法官说法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库具有提供资源共享,降低检索、分析成本等优势,在创作、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使用者应当保持一定谨慎,以直接、合理
发布时间:2024.12.13 -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的挑战与思考
首诗进行了上万次的迭代学习,获得了现代诗的创作能力,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17年,在湛卢文化和微软的合作推动下,微软小冰首次出版作品《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自主创作的作品,并且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即销售一空,受到了众人的追捧。 除此之外,这个“多才多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今年由北京电视台主办的“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中,也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赛者,投上自己创作的歌
发布时间:2018.05.28 -
短视频二次创作使用作品合法性危机的化解方案
内容提要 平台用户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已经成为短视频产业发展的焦点法律问题之一。在我国现行法框架下,绝大多数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行为既不构成合理使用,也不属于法定许可。连接著作权人、集体管理组织和平台用户的短视频平台企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短视频平台企业兼具经营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应将维持产业的生态平衡定位为其经营目标及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效率
发布时间: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