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審查
-
淺析日本專利審查中對創造性的判斷
一、中國關于創造性及其判斷标準的相關規定 對于發明的創造性,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對于如何判斷發明或實用新型是否具有創造性,審查指南中給出了具體的判斷方法,即三步法:确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第一步);确定發明的區别特征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第二步);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第三步)。 二、日本
發布時間:2019.05.17 -
中歐在專利審查過程中的溝通程序比較
在歐洲專利申請的增多,申請人對專利申請的實體問題一般比較熟悉,而對程序問題關注的還不是很多。其實,對歐洲專利申請的程序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可以幫助高效低成本地獲得專利。下文對專利申請實質審查過程中我國和歐洲的一些輔助溝通手段進行比較,以便我國申請人合理安排歐洲專利申請。 無論我國還是歐洲,在專利實質審查過程中審查員與申請人之間的溝通都是以書面審查爲主。例如,我國的審查指南規定“審查員對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後
發布時間:2019.06.17 -
如何提升專利審查效能
對一件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需要進行理解發明、檢索文件、撰寫通知書、作出審查決定等步驟。如何在上述環節中提高審查效率、提升審查效能是審查工作曆來關注的問題。筆者拟從提高檢索效率、注重通知書的溝通性等方面探讨提升審查效能的可行方案,以幫助審查員更好地提高審查效率、縮短審查周期。 把握發明實質 檢索是發明專利實質審查的重要環節,若能以較少的時間更高效地獲取本領域最接近現有技術,無疑能大大提升審查
發布時間:2019.03.11 -
從實例看發明專利申請的優先審查
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人爲了縮短專利審查周期,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提交專利申請的優先審查請求。 國家知識産權局于2017年6月審議通過《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辦法》中規定:自同意優先審查之日起,發明專利申請在四十五日内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并在一年内結案。相比于僅能加速第一次審查意見發出的其他加速機制(如PPH),專利申請的優先審查能夠大大縮短專利申請的整體審查周期,加速了
發布時間:2019.03.15 -
關于補充實驗數據審查思路的探析
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 劉婷婷 【理念闡述】 實驗證據從本質上屬于證據的範疇,對于證據審查的一般性規則同樣适用于實驗證據。這意味着,隻要實驗證據的提交符合相關程序的要求,在審查結論的得出過程中就應當予以考慮。不能僅僅因爲實驗證據是申請日後所提交或者申請日後公開等原因而在審查中排斥這種證據。 因此,對于補充實驗證據的審查,應采取一般證據審查思路。首先,應當考慮其是否具備證據能力,即是否具備
發布時間:2018.12.13 -
關于提高實用新型授權幾率的撰寫思考
實用新型的審查日漸嚴苛,最近筆者收到了幾則實用新型的審查意見,通過分析比對這幾案的申請文件,筆者認爲撰寫的形式會影響審查員的判斷,進而影響授權幾率。 首先,筆者發現這幾案的附圖都非常簡陋,基本都是幾個簡單的框組成的示意圖,如果不看文字描述僅從附圖中什麽也看不出來。 筆者認爲,雖然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文字表述出來,但是附圖是最直觀的,簡陋的附圖會給審查員“該案很簡陋”的第一印象。 所以,當客戶提供的
發布時間:2019.08.22 -
2019年進博會參展商品可獲專利優先審查服務
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支持政策及一流服務宣介會上,上海市知識産權局副調研員林國良表示,爲保護進博會參展商及參展商品生産商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參展商品的知識産權保護,進博會參展商品在2019年進博會展會期間将可享受專利優先審查服務。 進博會參展商品的專利優先審查将參照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對參展商品中所提交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給予優先審查
發布時間:2019.08.02 -
淺談針對新創性審查意見的權利要求修改策略
在當前的專利申請實務中,導緻發明專利申請被駁回的最大因素是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新穎性)和第三款(創造性)。針對涉及新穎性和創造性(下稱新創性)問題的審查意見通知書(下稱審查意見),存在直接争辯和修改權利要求兩種答辯方式。在實踐中,僅通過争辯就能夠直接獲得授權的情況很少。因此,理清修改權利要求時的策略和考慮因素有利于爲答複審查意見提供更好的指導。由于筆者爲機械領域的代理人,以下内容不一定适用于
發布時間:2019.10.23 -
審查商标近似性是否需要考量混淆可能性?
來看,假冒仿冒侵權的判斷标準就是“容易導緻混淆”,即混淆可能性。但第三次修改的商标法第三十條有關相對理由審查的規定中,隻明确了近似性和類似性的規定,并沒有混淆可能性、容易導緻混淆、容易導緻誤認、誤導公衆之類的表述。因此,法律條文的差異性表述便帶來了理解上的歧義,有觀點便認爲,在商标注冊部門、司法部門适用商标法第三十條規定做近似性審查時不需要進行混淆可能性的判斷,而僅需要做标識的對比。對此,筆者認爲在進行
發布時間:2020.02.03 -
更嚴審查将至?美FTC責令蘋果、谷歌等五大科技巨頭提供小型并購詳細信息
集微網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于當地時間周二稱,該委員會已向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以及微軟這五家大型科技公司發出特别命令,要求其提供在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之間由于規模太小而未向反壟斷機構上報的并購交易相關信息,包括并購條款和收購目的。 由此可見,美國科技巨頭正面臨監管機構最新的反壟斷審查。該委員會主席Joe
發布時間: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