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審查
-
中以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8月1日将啓動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與以色列專利局關于在專利審查領域開展合作的聯合意向聲明,中以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将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啓動,爲期兩年,至2016年7月31日止。 中以PPH試點啓動以後,申請人可以按照《在中以專利審查高速路(PPH)項目試點下向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SIPO)提出PPH請求的流程》向SIPO提出PPH請求;按照《以色列專利局和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審查高速路
發布時間:2014.07.29 -
最高法:強化司法審查在知識産權授權确權中主導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在全國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積極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産權的主導作用。強化司法審查在知識産權授權确權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對知識産權行政執法行爲的司法監督職能,增強查明事實和合理分配舉證責任的能力,大力提升知識産權法官的司法能力,從實體、程序和實效上充分體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 她強調,要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機制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創造潛力和創業活力的獨特
發布時間:2014.07.08 -
外觀設計專利審查的内容是什麽
1、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是否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文件和其它必要的文件,這些文件是否符合規定的格式; 2、申請人委托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專利申請的,是否有委托書; 3、在我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申請人申...
發布時間:2013.03.31 -
專利審查形式有哪些
我國專利法對不同的專利保護對象采取了不同的審查制度。對發明專利申請采用早期公開、延遲審查制度;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則采用初步審查的制度。 1、發明專利申請的早期公布請求審查制 專利局受理發明專利申請後,首先進行初步審查,合格後,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申請人可以自申請日起三年内請求實質審查,該請求生效後,專利局既對專利申請的實質條件進行嚴格審查。申請人逾期未提出實質審查請求的
發布時間:2013.03.31 -
國内各地專利申請優先審查推薦政策介紹
2017年8月1日,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1】實施,在2012年施行的《發明專利申請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基礎上,對我國專利優先審查政策進行了進一步完善。省級知識産權部門作爲專利優先審查的推薦部門,在專利優先審查政策實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事項也被各地列爲政務服務事項并予以規範。 本文結合國内部分省市的專利申請優先審查推薦政策,對省級知識産權部門的推薦标準和要求進行梳理,供申請人
發布時間:2020.07.13 -
商标審查出實效 助力川渝新發展
“2020年,我們累計完成商标形式審查316.17萬件、實質審查143.03萬件,較2019年分别增長8.08%、9.74%,提前26天完成了130萬件的年度商标實質審查任務。在成立3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重慶商标審查協作中心副主任周欣介紹,2020年以來,該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産權局的改革部署和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标局(下稱商标局)的工作要求,在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商标審查提
發布時間:2021.01.13 -
專利申請注意事項
根據專利法和專利審查要求,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審、公布、實審以及授權五個階段;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批中不進行 公布和實質審查,隻有受理、初審和授權三個階段。 在這些階段中,發明專利初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都是在申請費正确繳納後就進行的。而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則需要在發明專利初審合格基礎上,并繳納了實質審查費用,才能啓動。 在專利提交申請後的等待審查
發布時間:2021.02.10 -
我國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已壓減至 19.4個月
39.3 萬件。專利複審結案 2.84 萬件,無效宣告結案 0.43 萬件。 (二)商标方面 上半年,我國商标注冊 372.4 萬件。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有效注冊商标量爲 3354.8 萬件,同比增長 22.4%。收到申請人馬德裏國際商标注冊申請2954件。 上半年,我局完成商标異議案件審查 8.2 萬件,各類商标評審案件審理 18.8 萬件。 (三)地理标志方面 上半年,我局認定地理标志
發布時間:2021.07.14 -
淺議專利審查中追加實驗數據的考量
專利審查中的追加實驗數據問題,在化學領域較爲常見。這是因爲化學屬于實驗科學,很多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具有不可預期性,相對于機電領域,其發明的創造性更多依賴于對技術方案帶來的效果的評價、對實驗數據的考察等。但由于申請人往往不能準确預知審查員檢索到的現有技術,因而在撰寫說明書時往往會出現實驗數據不足或實驗數據不能充分反映本發明的突出特點、效果的問題。 作爲一種對申請人的救濟措施,2021年最新修改的
發布時間:2023.06.29 -
對優化我國專利初審制度的建議
近年來,由于國内專利申請量的快速增長,且處于專利審查前端的發明專利申請初審業務具有規則多、風險點多及審查周期要求短的特點,發明初審業務的審查工作任務重,申請人訴求也比較多。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提高知識産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的總體要求以及國務院深化“放管服”的改革部署,我們需要解放思想、集思廣益,針對發明初審業務的規則優化提出切實可行的、明确具體的創新性改革舉措,爲專利審查提質增效工作
發布時間: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