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專利侵權
-
siri專利:小i機器人與蘋果誰将笑到最後?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蘋果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銷售、使用侵犯涉案專利權的産品。 2013年7月,上海一中院對上海智臻公司訴蘋果公司發明專利侵權糾紛一案進行了開庭審理,合議庭并未就該案當庭作出判決。爲在訴訟過程中占據主動地位,蘋果公司以涉案專利不具備創造性等理由向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13年9月,專利複審委員會經審理作出第21307号決定,維持涉案專利權有效。 蘋果公司于
發布時間:2014.04.29 -
剛剛!“搜狗”“百度”輸入法專利糾紛終審判決!
3月30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高院)對北京搜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搜狗公司)訴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統稱兩百度公司)、上海天熙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天熙公司)專利侵權案在線宣判,終審判決駁回了搜狗公司的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此前,圍繞“輸入法”發明專利,搜狗公司與百度公司先後在北京、上海多地提起訴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輸入法”引發糾紛 作爲
發布時間:2020.03.31 -
《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法》解讀
2021年5月26日,國家知識産權局發布了《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法》,現對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2019年10月,黨的第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适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産權保護、養老保險、跨區域生态環境保護等方面事權。 2020年10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發布時間:2021.10.13 -
北京首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獲司法确認
近日,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對兩起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确認,該兩案是北京首例專利侵權糾紛達成行政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确認的案件。 北京某科技公司與江蘇某科技公司因智能清潔設備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糾紛向北京市知識産權局(簡稱知識産權局)請求行政裁決處理,經知識産權局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并簽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書》。此後,雙方當事人向北京知識産權法院申請就上述行政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确認
發布時間:2021.11.10 -
協同審理藥品專利民事侵權與無效确權關聯案件
協同審理藥品專利民事侵權與無效确權關聯案件 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2020)最高法知行終475、476号 (2020)最高法知民終1156、1158号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審結四起涉及相同藥品專利産品的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和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關聯案件。該四案涉及的專利産品“左旋奧硝唑”系我國“十一五”期間獲批的重要創新藥之一,備受關注。南京聖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和公司)是
發布時間:2022.03.10 -
三星在美起訴京東方
專利技術,特别是蘋果iPhone 12智能手機中使用的技術。這些專利技術包括三星顯示的鑽石像素技術。 這起訴訟始于三星顯示被告知,在美國的智能手機維修店,中國公司生産的仿制OLED顯示器被用來替代iPhone智能手機的原裝三星顯示器。消費者在委托他們維修iPhone 12時,可以在原裝三星面闆和山寨面闆中選擇價格和質量不同的産品。 三星顯示于去年12月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提起訴訟,指控
發布時間:2023.07.05 -
特斯拉起訴澳大利亞Cap-XX 公司侵犯汽車超級電容器專利
Technologies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訴訟稱:“Maxwell 擁有創新曆史,擁有自己的專利,現在已轉讓給特斯拉,因此特斯拉對Cap-XX提起訴訟,以保護其知識産權。” 特斯拉和Cap-XX的代表沒有立即回應對向美國得克薩斯州東區地方法院提起的訴訟發表評論的請求。 據媒體此前報道,特斯拉于2019年收購了Maxwell,耗資2.35億美元(當前約16.85億元人民币)。與Cap-XX一樣
發布時間:2023.07.19 -
諾基亞起訴惠普與亞馬遜侵犯視頻流專利
請求法院下令禁止亞馬遜和惠普的侵權行爲并尋求賠償,金額尚未公布。 今年早些時候,諾基亞和蘋果公司簽署了一項新的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許可涵蓋諾基亞在5G技術等方面的基本專利。據悉,自2000年以來,諾基亞投入超過1400億歐元進行專利研發,由此構建了的強大專利組合——包含約20000個專利族,其中5G相關專利族數量達5500以上。
發布時間:2023.11.01 -
首例AI應用專利侵權案民事二審判決書
,維持原判。 達摩院公司辯稱:(一)《運維服務合同》系主合同約定的質保期到期後正常續簽,不能據此得出涉案系統仍然正常使用的結論,涉案系統因長期停止使用,無法恢複運行,已不具備調查取證條件。(二)涉案專利采用的模型算法爲圖像分類,優于語義分割,而涉案系統采用的模型算法卻正是語義分割,與涉案專利并不相同,不構成專利侵權。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原告訴稱 同創信通
發布時間:2024.01.08 -
西電捷通訴蘋果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民事二審民事判決書
上海公司銷售被訴侵權産品的行爲也沒有侵害涉案專利權。4.參照與本案相關的“西安某通信公司訴丙公司案”二審判決的審判邏輯,某電腦上海公司沒有侵害涉案專利權。(五)原審判決不考慮某電腦上海公司的實際行爲,僅以“銷售獲利”作爲侵害專利權的歸責原因,嚴重違背專利法的法理基礎。1.構成專利侵權的行爲類型是嚴格法定的。對于不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範圍内的其他類型的行爲,即便與實施專利技術方案有關,也不會構成專利
發布時間: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