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利
-
商标
-
版權
-
商業秘密
-
反不正當競争
-
植物新品種
-
地理标志
-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
技術合同
-
傳統文化
律師動态
更多 >>知産速遞
更多 >>審判動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視點
更多 >>裁判文書
更多 >>近日,有媒體刊文介紹,廣東省知識産權統計簡報顯示,2019年1月至10月,廣東省6.3372萬家企業共獲得專利授權33.3812萬件,占全省專利授權總量的78.80%。其中,9983家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4.1873萬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83.72%。“廣東企業引領研發撬動資本”“廣東企業手握專利闖天下”,在筆者看來,這些稿件是對廣東省企業知識産權工作的如實反映。在廣東這個市場最爲開放、市場經濟最爲活躍的省份,企業作爲知識産權最重要主體的地位凸顯,讓創新和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如同廣東省所爲,在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方面,發揮好企業作爲知識産權最重要的主體地位,突出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是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的應有之義。
知識産權作爲一種新型的産權制度安排,通過賦予創新成果财産權,進一步賦予創新主體對創新成果的支配權和使用權,以及通過成果轉移轉化獲取收益的權利。事實上,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知識産權的價值也必須通過商業應用才能夠實現。因此,企業必須通過落實并完善自身的知識産權戰略,将創新成果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才能真正體現出知識産權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擁有創造、保護、運用知識産權的能力是企業參與市場競争的關鍵,這一點已爲中外企業發展的實踐和經驗所證實。縱觀華爲、中興、小米、OPPO,這些企業無不在“走出去”過程中吃過知識産權之“苦”,部分企業也在提高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能力後嘗到知識産權之“甜”;放眼世界,蘋果、高通等行業巨頭無不是通過技術創新,把發明專利轉化爲市場需要的商品,把知識産權轉變爲物質财富,再加大投入激勵創新,從而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競争實力,進而推動了新技術在世界範圍内的轉化應用。
在當今時代,知識産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特别是中美貿易戰、5G商用等重大事件讓更多企業認識到知識産權對于一個企業提升核心競争力、拓展産業和市場乃至一個國家參與全球範圍内的國際競争都具有重要意義。進入新時代,在知識産權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知識産權保護不斷從嚴、全社會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大幅提升的當下,讓更多企業進一步認識到知識産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發揮好企業的主觀能動性,主動部署高質量的知識産權創造,從而支撐起高質量的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仍應是知識産權事業發展最爲重要的一環。
評論